查看原文
其他

混合动力研究:未来五年,国内混合动力乘用车总体渗透率将达到22%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9-27


佐思汽研发布《2022年全球和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随着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低碳减排政策的推进,燃油经济性和低碳排放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当前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商业化发展已有20余年,全球已形成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四大阵营和技术流派,不同阵营在技术、战略、市场等方面各有差异,不同车企在混合动力系统架构上也呈多样化。


混合动力车型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正加速显现


2021年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售649.5万辆,同比增长107.9%,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9%;其中纯电动(EV)乘用车销量达460万辆,同比增长110%;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乘用车销售约190万辆,同比增长103%;此外,2021年全球HEV节能乘用车销量约为350万辆,同比增长超20%。

从国内来看,在排放法规、双积分、高油价等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因素催化下,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车企加速电气化转型,除纯电动外,也正加快布局48V、HEV、REEV、PHEV等混合动力技术和产品。

2021年中国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达到177.8万辆,其中PHEV(插混)销售47万辆,REEV(增程)销售10.5万辆,HEV(普混)销售68.9万辆,48V轻混销售51.3万辆;从渗透率来看,2021年中国混合动力乘用车总体渗透率达到8.3%,预计到2027年中国混合动力乘用车总体渗透率将达到22%,年销超过550万辆。


中国混合动力乘用车发展趋势预测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全球和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经十余年积累和发展,自主品牌车企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取得明显进步,部分混合动力性能指标已超越传统外资车企,车型覆盖弱混、轻混/中混、重混等多个技术平台:

  • 微混(启停12V):目前在售的启停12V乘用车车型主要以欧系美系品牌为主,自主品牌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19%;

  • 轻/中混(48V):自主品牌车企虽已纷纷布局48V轻混系统技术,但推出的车型依旧较少,销量基本来自一汽红旗、吉利、长城三家企业;

  • PHEV:比亚迪DM、DM-i、长城柠檬DHT、吉利雷神混动Hi·X、长安蓝鲸iDD等混动系统已实现量产;比亚迪DM、DM-i技术已搭载旗下多款车型;长城的DHT,已经应用在摩卡、拿铁、玛奇朵等车型上;长安的蓝鲸iDD,应用在UNI-K、UNI-V车型上;

  • REEV:目前在售的REEV乘用车主要包括四款赛力斯SF5、问界M5、理想ONE和岚图FREE。2022年6月,理想发布全尺寸SUV-理想L9,问界发布中大型增程式SUV-问界M7,备受瞩目,上市即获得超2万订单。


部分混动平台架构量产车型性能对比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全球和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主机厂纷纷量产全新一代DHE+DHT+集成电驱混合动力架构


从技术路线选择上来看:


  • 48V混动技术通过不断提高电机效率和电气化水平,保持稳步增长,现阶段主要由外资主机厂带动;

  • HEV技术推出车型更注重节能、降本、系统简化等方面发展;

  • PHEV技术向低能耗、高性价比方面发展,中国已探索出一条自主发展的PHEV技术路径;

  • REEV技术因其结构简单,与其他混动技术形成互补,高续航能力和驾驶体验感受消费者欢迎,在理想、问界、岚图等明星车型带动下,未来数年将高速增长。


从主机厂混动技术平台布局来看,国内主机厂通过自主研发的DHE(混动专用发动机)+DHT(混动专用变速器总成),平台支持同时兼容HEV、PHEV、REEV等多种混动架构:


部分主机厂混合动力平台架构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全球和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


《2022年全球和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400页


01

混合动力汽车简介及相关政策

1.1 混合动力汽车简介

1.1.1 混合动力汽车定义及结构

1.1.2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步骤

1.1.3 混动方案介绍

1.1.4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优势

1.1.5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

1.1.6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


1.2 全球及中国碳排放政策

1.2.1 全球主要国家碳中和进程

1.2.2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电气化目标

1.2.3 中国汽车排放法规

1.2.4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

1.2.5 中国汽车碳排放测算


1.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政策

1.3.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

1.3.2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

1.3.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3.4 中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1)

1.3.5 中国乘用车-双积分政策(2)

1.3.6 2020-2021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CAFC积分与NEV积分情况(1)

1.3.7 2020-2021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CAFC积分与NEV积分情况(2)


0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2.1 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

2.1.1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轻型汽车政策和激励措施

2.1.2 全球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预测

2.1.3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电动汽车销量预测

2.1.4 全球汽车销售情况

2.1.5 全球乘用车销售情况

2.1.6 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量

2.1.7 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量-分品牌

2.1.8 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量-分车型

2.1.9 全球主要混合动力(HEV)乘用车-分品牌销量

2.1.10 2022年国外主要混合动力在售车型分布

2.1.11 2022年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在售车型列表(1)

2.1.12 2022年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在售车型列表(2)

2.1.13 2022年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在售车型列表(3)

2.1.14 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HEV)在售车型列表(1)

2.1.15 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HEV)在售车型列表(2)

2.1.16 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HEV)在售车型列表(3)

2.1.17 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HEV)在售车型列表(4)

2.1.18 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HEV)在售车型列表(5)

2.1.19 2022年全球混合动力(HEV)在售车型列表(6)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

2.2.1 中国汽车销量

2.2.2 中国机动车/汽车保有量

2.2.3 中国汽车保有量-城市分布

2.2.4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

2.2.5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分燃料类型

2.2.6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2.7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2.3 微混市场(汽车启停系统12V)

2.3.1 全球微混市场(汽车启停系统12V)市场规模

2.3.2 中国微混市场(汽车启停系统12V)市场规模

2.3.3 中国微混市场(汽车启停系统12V)-自动启停装配率

2.3.4 汽车启停系统节能效果及使用成本


2.4 轻/中混市场(48V+BSG/ISG系统)

2.4.1 2016-2025年国内48V轻混车型销量

2.4.2 2021年国内48V轻混车型月度销量(1)

2.4.3 2021年国内48V轻混车型月度销量(2)

2.4.4 国内自主车企48V轻混业务布局(1)

2.4.5 国内自主车企48V轻混业务布局(2)

2.4.6 国内合资车企48V轻混业务布局(1)

2.4.7 国内合资车企48V轻混业务布局(2)

2.4.8 2022年48V轻混系统搭载车型(含进口)分析

2.4.9 国内48V系统核心零部件供应链

2.4.10 48V轻混系统发展的阻碍


2.5 强混市场(HEV)

2.5.1 中国HEV乘用车销量

2.5.2 中国HEV乘用车竞争格局

2.5.3 中国H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2.5.4 中国HEV乘用车发展趋势

2.5.5 HEV汽车SWOT分析


2.6 插混市场(PHEV 150V+)

2.6.1 中国PHEV乘用车销量

2.6.2 中国PHEV乘用车竞争格局

2.6.3 中国PH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2.6.4 中国PHEV乘用车发展路线

2.6.5 中国PHEV乘用车新车规划


2.7 增程式混动市场(REEV)

2.7.1 中国REEV乘用车销量

2.7.2 中国REEV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2.7.3 中国主要REEV车型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2.8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预测

2.8.1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预测


03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分析

3.1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按动力结构)

3.1.1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原则-按动力结构分类

3.1.2 不同动力结构的混合动力系统对比

3.1.3 串联式混合动力 (SHEV)-结构组成

3.1.4 串联式混合动力 (SHEV)-工作模式

3.1.5 并联式混合动力 (PHEV)-结构构成(1)

3.1.6 并联式混合动力 (PHEV)-结构构成(2)

3.1.7 并联式混合动力 (PHEV)-驱动模式

3.1.8 并联式混合动力 (PHEV)-工作模式

3.1.9 并联式混合动力 (PHEV)-单电机并联

3.1.10 并联式混合动力 (PHEV)-双电机串并联

3.1.11 混联式混合动力 (PSHEV)-结构构成

3.1.12 混联式混合动力 (PSHEV)-工作模式

3.1.13 混联式混合动力 (PSHEV)-双电机混联(1)

3.1.14 混联式混合动力 (PSHEV)-双电机混联(2)


3.2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按驱动电机功率比例)

3.2.1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原则-按驱动电机功率比例

3.2.2 弱混主要的三种架构系统结构

3.2.3 微混(汽车启停系统12V)分类

3.2.4 微混(汽车启停系统12V)-分离式起动机/发电机启停系统

3.2.5 微混(汽车启停系统12V)-集成起动机/发电机启停系统

3.2.6 微混(汽车启停系统12V)-马自达SISS智能启停系统(1)

3.2.7 微混(汽车启停系统12V)-马自达SISS智能启停系统(2)

3.2.8 轻混(48V系统)发展历程

3.2.9 轻混(48V系统)结构

3.2.10 中混(ISG架构)

3.2.11 强混(HEV、PHEV)

3.2.12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按驱动电机功率比例)-总结对比


3.3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按电机布置位置)

3.3.1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原则-按电机布置位置

3.3.2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P0电机

3.3.3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P1电机

3.3.4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P2电机

3.3.5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P3电机

3.3.6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P4电机

3.3.7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P2.5电机

3.3.8 混合动力系统按电机布置位置分类-总结(1)

3.3.9 混合动力系统按电机布置位置分类-总结(2)


3.4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分类(按混合度/节油率)

3.4.1 混合动力系统按混合度分类可分为6类

3.4.2 混合动力系统按节油率分类


3.5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链关键技术

3.5.1 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

3.5.2 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3.5.3 电驱动系统分类

3.5.4 电驱动系统-行星排结构

3.5.5 电驱动系统-单轴并联结构(PII)

3.5.6 电驱动系统-功率分流结构(PIII及PIV)

3.5.7 电驱动系统-轴间耦合结构

3.5.8 混合动力系统电机控制器结构

3.5.9 混合动力系统变速器-介绍/工作方式

3.5.10 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分类


3.6 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趋势

3.6.1 全球主流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架构(1)

3.6.2 全球主流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架构(2)

3.6.3 全球及中国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趋势

3.6.4 全球各地区混合技术发展趋势

3.6.5 混动专用发动机(DHE)热效率发展趋势

3.6.6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DHT)机电耦合发展趋势

3.6.7 混动动力能量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3.7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案对比

3.7.1 国内外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汇总

3.7.2 全球主流车企混合动力技术路径

3.7.3 全球主流OEM混合动力发展趋势

3.7.4 全球主流OEM混合动力应用策略(1)

3.7.5 全球主流OEM混合动力应用策略(2)

3.7.6 中国品牌主流混动系统参数对比


04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供应商

4.1 法雷奥

4.1.1 法雷奥-公司简介

4.1.2 法雷奥-汽车节能和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4.1.3 法雷奥-汽车节能和混合动力业务布局

4.1.4 法雷奥-混合动力运营公司

4.1.5 法雷奥-混合动力产品线(1)

4.1.6 法雷奥-混合动力产品线(2)

4.1.7 法雷奥-汽车混合动力产品构成

4.1.8 法雷奥-启停系统介绍

4.1.9 法雷奥-汽车电动增压器

4.1.10 法雷奥-强混合动力系统应用

4.1.11 法雷奥-48V轻混合动力系统(1)

4.1.12 法雷奥-48V轻混合动力系统(2)

4.1.13 法雷奥-48V轻混合动力系统应用

4.1.14 法雷奥-混合动力汽车项目

4.1.15 法雷奥-在华混合动力布局

4.1.16 法雷奥-混合动力战略发展目标


4.2 博世

4.2.1 博世-公司简介

4.2.2 博世-经营情况

4.2.3 博世-高压混合动力(1)

4.2.4 博世-高压混合动力(2)

4.2.5 博世-高压混合动力(3)

4.2.6 博世-高压混合动力:电力电子第3代

4.2.7 博世-高压混合动力:独立的电动发电机

4.2.8 博世-高压/48V混合动力:电子发动机控制单元

4.2.9 博世-48V混合解决方案(1)

4.2.10 博世-48V混合解决方案(2)

4.2.11 博世-48V混合解决方案:48V DC/DC转换器

4.2.12 博世-48V混合解决方案:48V电池

4.2.13 博世- 48V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4.2.14 博世-中国混合动力业务


4.3 大陆/纬湃科技

4.3.1 大陆/纬湃科技-公司简介

4.3.2 大陆/纬湃科技-经营情况

4.3.3 大陆/纬湃科技-组织架构

4.3.4 大陆/纬湃科技-业务营收(1)

4.3.5 大陆/纬湃科技-业务营收(2)

4.3.6 大陆/纬湃科技-混合动力业务产品线(1)

4.3.7 大陆/纬湃科技-混合动力业务产品线(2)

4.3.8 大陆/纬湃科技-48V大功率混动系统(1)

4.3.9 大陆/纬湃科技-48V大功率混动系统(2)

4.3.10 大陆/纬湃科技-48V大功率混动系统(3)

4.3.11 大陆/纬湃科技-48V大功率混动系统(4)

4.3.12 大陆/纬湃科技-电驱动系统(1)

4.3.13 大陆/纬湃科技-电驱动系统(2)

4.3.14 大陆/纬湃科技-电驱动系统应用

4.3.15 大陆/纬湃科技-全球布局

4.3.16 大陆/纬湃科技-在华新能源布局


4.4 博格华纳(BorgWarner)/德尔福

4.4.1 博格华纳(BorgWarner)/德尔福-公司简介

4.4.2 博格华纳(BorgWarner)-营收

4.4.3 博格华纳(BorgWarner)-混合动力营收

4.4.4 博格华纳(BorgWarner)-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4.4.5 博格华纳(BorgWarner)-混合动力产品

4.4.6 博格华纳(BorgWarner)-混合动力汽车零部件

4.4.7 博格华纳(BorgWarner)-P2混合模块(1)

4.4.8 博格华纳(BorgWarner)-P2混合模块(2)

4.4.9 博格华纳(BorgWarner)-P3混合架构

4.4.10 博格华纳(BorgWarner)-P4混合架构

4.4.11 博格华纳(BorgWarner)-PS混合架构

4.4.12 博格华纳(BorgWarner)-48V电力电子

4.4.13 博格华纳(BorgWarner)-混合动力合作

4.4.14 博格华纳(BorgWarner)-混合动力发展趋势

4.4.15 博格华纳(BorgWarner)-中国研究中心

4.4.16 博格华纳(BorgWarner)-中国市场最新动态


4.5 舍弗勒

4.5.1 舍弗勒-公司简介

4.5.2 舍弗勒-汽车业务营收

4.5.3 舍弗勒-混合动力发展

4.5.4 舍弗勒-混合动力组件和系统

4.5.5 舍弗勒-混合动力发展战略

4.5.6 舍弗勒-2030混合动力发展规划

4.5.7 舍弗勒-汽车技术部门(1)

4.5.8 舍弗勒-汽车技术部门(2)

4.5.9 舍弗勒-三合一动力系统组合

4.5.10 舍弗勒-三合一动力系统组合应用

4.5.11 舍弗勒-P2混合动力模块系统

4.5.12 舍弗勒-P2混合动力模块系统应用

4.5.13 舍弗勒-电驱动桥

4.5.14 舍弗勒-热管理系统

4.5.15 舍弗勒-研发投入

4.5.16 舍弗勒-混合动力产品投入

4.5.17 舍弗勒-混合动力产品应用

4.5.18 舍弗勒-混合动力产品客户


4.6 吉凯恩

4.6.1 吉凯恩-公司简介

4.6.2 吉凯恩-模块化电子驱动系统

4.6.3 吉凯恩-800V电动汽车技术

4.6.4 吉凯恩-多模式专用混合传输

4.6.5 吉凯恩-扭矩矢量 TWINSTER® EDRIVE 系统

4.6.6 吉凯恩-混合动力应用(1)

4.6.7 吉凯恩-混合动力应用(2)

4.6.8 吉凯恩-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4.6.9 吉凯恩-全球分布


4.7 科力远

4.7.1 科力远-公司简介

4.7.2 科力远-股权结构

4.7.3 科力远-主营业务

4.7.4 科力远-CHS系统解决方案(1)

4.7.5 科力远-CHS系统解决方案(2)

4.7.6 科力远-CHS系统解决方案(3)

4.7.7 科力远- CHS1800/2800系列(适用于乘用车)(1)

4.7.8 科力远- CHS1800/2800系列(适用于乘用车)(2)

4.7.9 科力远-CHS3800系列(适用于轻型卡车、中巴等)

4.7.10 科力远-CHS18000系统(适用于中型卡车、重型卡车、大型客车等)

4.7.11 科力远-主要混动动力车载动力电池

4.7.12 科力远-车载动力电池参数

4.7.13 科力远-经营模式

4.7.14 科力远-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05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厂

5.1 丰田

5.1.1 丰田-公司简介

5.1.2 丰田-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1.3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发展历程

5.1.4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主要构成

5.1.5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去稀土化

5.1.6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主要技术

5.1.7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特点(1)

5.1.8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特点(2)

5.1.9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特点(3)

5.1.10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PHEV vs HEV(1)

5.1.11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PHEV vs HEV(2)

5.1.12 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PHEV vs HEV(3)

5.1.13 丰田-混合动力车型

5.1.14 丰田-混合动力业务合作

5.1.15 丰田-混合动力车型销量

5.1.16 丰田-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5.1.17 丰田-混合动力在中国发展

5.1.18 丰田-汽车业务全球布局


5.2 本田

5.2.1 本田-公司简介

5.2.2 本田-混合动力系统布局

5.2.3 本田-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2.4 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构造

5.2.5 本田- i-MMD混合动力系统参数(1)

5.2.6 本田- i-MMD混合动力系统参数(2)

5.2.7 本田- i-MMD构型:工作模式(1)

5.2.8 本田- i-MMD构型:工作模式(2)

5.2.9 本田- i-MMD构型:工作模式(3)

5.2.10 本田- i-MMD构型:省油方式

5.2.11 本田- i-MMD构型:实测

5.2.12 本田- i-MMD构型:发动机技术

5.2.13 本田-IMA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参数

5.2.14 本田- i-DCD构型

5.2.15 本田- SH-AWD构型

5.2.16 本田- HEV车型销量

5.2.17 本田- PHEV车型销量


5.3 日产

5.3.1 日产-公司简介

5.3.2 日产-2050碳中和目标

5.3.3 日产-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3.4 第1代e-Power与第2代e-Power系统效率对比

5.3.5 第1代e-Power与第2代e-Power系统的参数对比

5.3.6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结构

5.3.7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全工况运行过程

5.3.8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能源利用率

5.3.9 日产-第二代e-POWER动力系统竞品对比

5.3.10 日产-e-POWER动力系统中国布局


5.4 大众

5.4.1 大众-公司简介

5.4.2 大众-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4.3 大众-大众DHT混动系统结构

5.4.4 大众-大众DHT混动系统核心部件(1)

5.4.5 大众-大众DHT混动系统核心部件(2)

5.4.6 大众-大众DHT混动系统核心部件(3)

5.4.7 大众-大众DHT混动系统适配HEV/PHEV

5.4.8 大众-插混技术结构

5.4.9 大众-插混技术驱动模式

5.4.10 大众-插混技术工作模式

5.4.11 大众-插混技术车型


5.5 通用

5.5.1 通用-公司简介

5.5.2 通用-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5.3 通用-混合动力车型

5.5.4 通用-混合动力车型参数

5.5.5 通用-君越/迈锐宝XL:混动系统

5.5.6 通用-君越/迈锐宝XL:发动机

5.5.7 通用-君越/迈锐宝XL:电机

5.5.8 通用-君越/迈锐宝XL:电控

5.5.9 通用-君越/迈锐宝XL:电池

5.5.10 通用-君越/迈锐宝XL:工作模式

5.5.11 通用-通用凯迪拉克CT6

5.5.12 通用-通用雪佛兰Volt(1)

5.5.13 通用-通用雪佛兰Volt(2)

5.5.14 通用-通用雪佛兰Volt(3)

5.5.15 通用-别克微蓝6 PHEV


5.6 沃尔沃

5.6.1 沃尔沃-公司简介

5.6.2 沃尔沃-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6.3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T8

5.6.4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T5

5.6.5 沃尔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5.6.6 沃尔沃-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5.7 宝马

5.7.1 宝马-公司简介

5.7.2 宝马-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7.3 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5.7.4 宝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5.7.5 宝马-48V轻混系统(1)

5.7.6 宝马-48V轻混系统(2)


5.8 比亚迪

5.8.1 比亚迪-公司简介

5.8.2 比亚迪- 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5.8.3 比亚迪- 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8.4 比亚迪-混合动力技术对比(1)

5.8.5 比亚迪-混合动力技术对比(2)

5.8.6 比亚迪-DM-p技术主要特点

5.8.7 比亚迪-DM-p技术定位

5.8.8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构成

5.8.9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构型

5.8.10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电池

5.8.11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工作模式

5.8.12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动力来源

5.8.13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优势

5.8.14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搭载车型


5.9 吉利

5.9.1 吉利-公司简介

5.9.2 吉利-混合动力系统战略

5.9.3 吉利- 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9.4 吉利-雷神混合动力

5.9.5 吉利-雷神智擎Hi·X

5.9.6 领克-智能电混LynkE-Motive技术

5.9.7 吉利-第一代混动系统GHS1.0

5.9.8 吉利-第二代混动系统GHS2.0

5.9.9 吉利-沃尔沃混合动力系统

5.9.10 吉利-48V-BSG轻混动力

5.9.11 吉利-7DCT/H变速箱

5.9.12 吉利-P2.5架构高效智混动力总成/增程混动技术


5.10 上汽

5.10.1 上汽-公司简介

5.10.2 上汽-混合动力业务战略

5.10.3 上汽- 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10.4 上汽-EDU混动系统介绍

5.10.5 上汽-EDU混动原理

5.10.6 上汽-第二代EDU混动

5.10.7 上汽-EDU混动系统变速箱

5.10.8 上汽-EDU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5.10.9 上汽-EDU二代10速智能电驱变速器

5.10.10 上汽-EDU二代混动系统优势

5.10.11 上汽-EDU混动系统车型对比

5.10.12 上汽-全球研发中心/制造基地


5.11 广汽

5.11.1 广汽集团-公司简介

5.11.2 广汽集团-混合动力技术

5.11.3 广汽- 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11.4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

5.11.5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平台构成

5.11.6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发动机

5.11.7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第四代2.0ATK发动机技术优势

5.11.8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发动机热效率

5.11.9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变速器

5.11.10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混动专用变速器

5.11.11 广汽钜浪动力混动系统-应用车型


5.12 长城

5.12.1 长城-2025新能源汽车总体规划

5.12.2 长城-2021-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子架构

5.12.3 长城-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12.4 长城-混合动力布局

5.12.5 长城-三大混动系统(1)

5.12.6 长城-三大混动系统(2)

5.12.7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

5.12.8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动力形式

5.12.9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发动机参数

5.12.10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电池电驱参数

5.12.11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工作模式

5.12.12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控制逻辑

5.12.13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应用场景

5.12.14 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搭载车型

5.12.15 长城-柠檬DHT供应商

5.12.16 长城-P2混动系统

5.12.17 长城-全球研发与生产体系


5.13 奇瑞

5.13.1 奇瑞-混合动力技术规划

5.13.2 奇瑞-鲲鹏燃油及混合动力发展战略

5.13.3 奇瑞-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13.4 奇瑞-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

5.13.5 奇瑞-鲲鹏DHT

5.13.6 奇瑞-鲲鹏DHT:关键系统(1)

5.13.7 奇瑞-鲲鹏DHT:关键系统(2)

5.13.8 奇瑞-鲲鹏DHT:混动专用发动机(1)

5.13.9 奇瑞-鲲鹏DHT:混动专用发动机(2)

5.13.10 奇瑞-鲲鹏DHT:DHT变速箱

5.13.11 奇瑞-48伏BSG微混系统(1)

5.13.12 奇瑞-48伏BSG微混系统(2)

5.13.13 奇瑞-48伏BSG微混系统(3)

5.13.14 奇瑞-自动启停车型

5.13.15 奇瑞-48V混合动力车型

5.13.16 奇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5.13.17 奇瑞-混动系统发展计划


5.14 北汽

5.14.1 北汽-混合动力路线规划

5.14.2 北汽-混合动力技术规划


更多佐思报告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联系人:
赵先生:18702148304(同微信)

佐研君:18600021096(同微信)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6月版)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上)高精度地图
合资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下)高精度定位
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上)OEM信息安全
低速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下)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毫米波雷达行泊一体研究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车用激光雷达红外夜视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车用超声波雷达车载语音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Radar拆解人机交互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充电基础设施汽车VCU研究
E/E架构汽车电机控制器800V高压平台
汽车分时租赁混合动力报告燃料电池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汽车PCB研究汽车OS研究
EV热管理系统汽车IGBT线控底盘
汽车功率电子汽车线束滑板底盘
无线通讯模组合资品牌ADAS电控悬架
汽车5G融合自主品牌ADAS转向系统
合资品牌车联网农机自动驾驶ADAS数据年报
自主品牌车联网港口自动驾驶汽车MCU研究
专用车自动驾驶飞行汽车传感器芯片
矿山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芯片
无人接驳车商用车车联网自动驾驶重卡
智能座舱Tier1座舱多屏与联屏智能座舱设计
商用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个性化商用车ADAS
仪表和中控显示汽车多模态交互座舱SOC
智能后视镜TSP厂商及产品汽车座椅
汽车数字钥匙OTA研究汽车照明
汽车UWB研究AUTOSAR研究汽车EDR研究
汽车云服务研究软件定义汽车模块化报告
L4自动驾驶Waymo智能网联布局造车新势力-蔚来
L2自动驾驶HUD行业研究车载DMS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自动驾驶法规V2X和车路协同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路侧智能感知
乘用车T-Box智能网联测试基地路侧边缘计算
商用车T-BoxPBV及汽车机器人汽车eCall系统
T-Box排名分析汽车功能安全电装新四化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无人零售车研究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汽车镁合金压铸汽车音响研究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
智慧停车研究线控制动研究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